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进而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力量。
为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今年以来,河南省全力以赴拼经济,持续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经营主体总量为1037万户,其中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数量接近1000万户,民营企业超26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1.8%,较2022年年底增长5%。
长期以来,河南省税务部门以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为己任,在政策落实上,始终如一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在税费服务上,始终如一对民营企业悉心有加;在纾困解难上,始终如一为民营企业不遗余力。着力为民营企业减负增效,优化服务,打造“豫税快办、非常满意”服务品牌,为全省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2022年,河南省税务局与河南省工商联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税收政策宣传辅导、涉税诉求分析响应、办税缴费服务优化等助企服务十个方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并依托工商联“数字民经”平台开展深度合作,与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建立会员企业名单数据共享机制,提供6类70余项税收数据查询共享,通过电子税务局等平台主动推送涉税事项提醒、涉税风险预警,实现涉税数据赋能和增值利用。
同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意见,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民营经营主体举办专题政策培训、办税费服务产品体验活动,制作政策宣传视频、图解等宣传品,为河南省老字号企业、“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配备首席税务服务员,提供“一对一”政策服务。
税惠红利驱使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在许昌市德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G+搅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使混凝土搅拌实现智能化生产。只需轻点鼠标下达生产指令,对原料配比、加工、生产、交付等全过程进行监控,构建起混凝土质量100%可追溯管控体系,一系列复杂动作即可一气呵成,科技创新让企业“搅土成金”。
“对科技型企业来说,充足的资金保障是研发的关键。及时享受到税费优惠政策,可以让企业提早兑现政策红利,增加现金流,从而减轻资金压力。”德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孟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已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934.11万元,有效为企业增添动能。
企业研发投入越多,能够减免的税费也就越多,进而加大研发的意愿就越强烈。在税惠政策支持下,该公司今年在高频振动搅拌关键技术、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无裂缝混凝土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下半年还将投入550万元资金用于科技研发。
如今,德通振动搅拌技术有限公司在振动搅拌设备细分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5%以上,其产品应用于全国30个省市的500余项工程,并销往“一带一路”沿线的塞内加尔、老挝等七个国家和地区,税惠红利助力企业产品“走出国门”。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河南省各级税务部门围绕“以税促信、以信换贷、以贷扶微”的主线,积极深化税银合作,为民营企业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洛阳正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根据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纳税申报等信息,通过“税银互动”平台获得300万元贷款。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该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出现井喷势头,产量逐步提升,仅今年1至5月就缴纳税款125.73万元。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能力,该企业扩展业务急需加大资金投入。
税务人员了解到企业现在的经营情况和资金困难后,结合其良好的纳税信用情况,立即与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组织企业代表与银行代表进行对接,及时为企业成功办理信用贷款,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优良纳税信用“贷”来的“真金白银”。
据了解,为保障税银互动高效、有序、精准进行,河南省各级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后台提供的信息,实时“定位”符合“税银互动”贷款条件的企业,为有需要的企业送去“税银互动”宣传手册。
截至今年6月底,河南省已有25家金融机构推出“税银互动”产品,为11.68万户民营经营主体发放贷款495.05亿元。
民营企业的“心上事”就是税务部门的“上心事”。下一步,河南省税务部门将持续开展调研走访活动,深入一线办实事、解难题,助力民营企业在淬炼中越发坚韧、在税惠滋养中越发壮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