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税务管理 “电”亮新型电力装备产业

日期:2025-03-27     来源:中国税务报 字号: [] [] []

打印本页 下载本页

  《2025年3月18日中国税务报》-B1      作者:本报记者 胡冰

  作为河南2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行动,支持新型电力装备、现代食品等产业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此前出台的《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2023—2025年)》也对全省新型电力装备产业作出明确部署。

  从产业链到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电力装备之所以被赋予如此“厚望”,与其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备、上下游企业管理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密不可分。近期,记者走进多家新型电力装备民营企业,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守法合规经营融入管理理念,以诚信纳税擦亮企业信用招牌。

  税务合规,老板是第一责任人

 “企业税务合规,老板是第一责任人。以前觉得税务事项是会计的事,差点儿把公司拖进‘黑名单’。”回想起公司几年前的困境,河南永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宪甫说。

  永光电力是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电力装备企业,曾因忽视税务管理,接连收到3次风险预警,公司对其中一次低风险提示未及时处理,最终不仅补缴了税款,还缴纳了滞纳金,导致生产线升级资金出现缺口。此后,周宪甫更加认识到,身为企业负责人,绝不能忽视税务风险。

  对于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来说,税务合规不仅是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更是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周宪甫介绍,电力装备制造行业下游客户主要是国家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电网的运营稳定和国家能源安全。这些大型企业对于供应商的财务和税务管理要求极高,在选择供应商过程中,将纳税信用情况和税法遵从能力作为重要衡量标准,并在交易过程中进行尽职调查,核实对方是否具有开展正常业务必要的生产能力等,一旦发现供应商有税务风险,会立即从采购名单中剔除。

  周宪甫说,为规范企业税务管理,永光电力打造了一套高效、精细、规范的税务管理体系,分为战略规划、操作执行和监督评估三个层面,合同签订、资金结算、发票管理等各环节都被纳入税务风险体系。在战略规划层面,企业高管根据整体战略和业务发展规划,制定税务管理策略和目标;在操作执行层面,设立税务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税务规划、申报、核算等各项工作,确保各项税务事务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在监督评估层面,企业定期对税务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这种统一管理模式有助于确保企业在税务管理上的政策一致性和操作规范性,避免因分散管理而出现风险。

  同时,企业还建立了相应的发票管理制度,业务人员初审票面信息、税务专员复核业务真实性、财务高管抽检异常凭证。“去年四季度,我们拦截了3笔采购方信息不全的发票,涉及金额67万元,及时进行了风险应对。”周宪甫说,永光电力近年来未发生过一次涉税违规违法行为,连续两年获评A级纳税信用,这也让他们在产品销售、市场开拓中更具竞争力。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合规方案”

  在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一家年营收300万元的玩具厂老板,用一款发票管理App实现了税务合规;在深圳南山,一家跨国科技巨头搭建智能税务系统。在统一的标准与监管框架下,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通过差异化路径达成税务合规目标。

  正如漯河市永安线路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培茹在纳税信用授牌仪式上的感言:“合规就像量体裁衣,既要符合统一的规范要求,也要契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作为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小微企业的负责人,张培茹一直秉承“合规经营 诚信纳税”的理念,公司已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信用纳税人。

 “税务合规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专业知识匮乏和应对能力弱等诸多问题。”提起合规经营,张培茹有感而发,“但诚信经营始终是公司安身立命之本和核心竞争力,不能因为资金少就放弃税务合规,可以从建立最基本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做起。”

  据了解,永安线路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税务合规委员会,制定了详细的税务管理手册,并定期开展培训,增强企业财务人员合规意识。同时,定期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税务问题。A级纳税信用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让企业在授信额度、贷款审批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优势和便利,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

  为提升企业税法遵从度,漯河市税务部门针对新型电力装备产业的特点,制定税务合规指南与操作手册,为企业提供更加具体、实用的指导,并重点聚焦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从企业办税流程、申报事项、风险提醒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辅导。

 “税务部门每年都会举办培训讲座,为我们讲解最新政策,还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风险提醒。”张培茹说。

  税企携手,打造风险防控“安全阀”

  在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财务负责人张明正在调取“税务健康体检报告”。这份由税务部门提供的风险预警提示,已成为企业日常合规经营的重要参考。

  作为行业内优秀的智能配用电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许昌智能凭借规范的税务管理,已连续6年被评为A级信用纳税人。

 “合规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税务合规作为依法合规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谈及企业税务合规经营,张明表示,许昌智能通过建立“三个定期+两个反馈”机制,即财务团队定期跟进政策更新、定期培训财务人员、定期检查税务处理,内部审计反馈和外部税务反馈,实现从业务端到财务端的全流程合规管控,不断提升企业内控水平,确保每一笔税款精准申报、及时缴纳。凭借优质的纳税信用,许昌智能成为国家电网核心供应商,订单量也随之上涨。

  目前,许昌拥有电力装备企业300余家,是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生产基地。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较长,其涉税风险不仅限于财务管理环节,还分布于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等各环节。从采购环节来看,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从上游供货商处取得不合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较大。另外,研发费用的归集,既是财务核算的重点,也是税务风险防范的难点。

  为帮助电力装备企业合规经营,许昌市税务部门坚持在前期辅导上用心,在后续管理上用力。比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方面,针对企业发生研发活动但留存备查资料归集不准确导致应享未享的情况,税务人员梳理并向企业发送从研发立项到申报享受全程指引,为纳税人提供清晰的“工具书”,不仅帮助企业防范涉税风险,还通过税费优惠撬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围绕加强后续管理,许昌市税务部门采用属地管理和提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享受优惠事项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及留存备查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等事项进行合规性核查,梳理出企业科技人员占比、研究开发费用占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等7大类内容,加强精细化管理,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张明介绍,在税务部门指导下,许昌智能创新建立“三环嵌套”管理架构:由财务部门牵头成立税务合规中心,生产部门设置税务联络岗,研发中心嵌入税务合规模块。“2024年我们运用这个架构,提前规避了研发费用归集不当等风险。现在每月可节省办税时间46小时。公司近年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3011万元。”张明说。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