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新华区税务局 时间:2022年03月31日
面对极为复杂困难的经济税收形势,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新华区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从税收工作实际出发,以依法治税为工作主线,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决策、规范执行,加强税法遵从和税收共治,法治税务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职能
始终把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作为一项铁的纪律来执行,严格遵守税收法定原则,坚决做到依法组织收入,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和纪律不动摇,坚持应收尽收,无税禁收,确保组织收入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全年组织收入工作情况如下:2021年,全局组织各项收入86.49亿元,同比增长15.28%,增收11.4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5.28亿元,同比增长12.30%,增收49584万元。社会保险费收入39.26亿元,同比增长19.01%,增收62711万元。非税收入16476万元,同比增长14.88%,增收2134万元。完成工会经费2984万元,同比增长7.8%,增收216万元。我局组织收入工作3次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肯定批示,全年税收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位。
二、积极贯彻执行国务院简政放权改革措施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总局、省局“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区局简政放权工作,不存在法律法规外自行设立、实施或变相实施行政许可情况,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严格依照要求,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办税服务大厅建立了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公示了税务行政许可文书示范文本,对行政审批实行办理时限承诺制,编制和提供服务指南、制定审查工作细则、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二是审批规范到位。区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局统一部署要求,落实规范到位;三是按规定时间办结到位。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行政审批管理落实审批时限“零超时”的通知》的指示精神,确保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规定时间办结。
三、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
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区局认真践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治精神。坚持依法依规依制处理问题,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制度,严格按税务总局要求,推进区局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范化。区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高站位展现税务人的使命担当,多措并举促进纳税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区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总局、省局、市局有关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结合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确定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将营商环境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中。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万人助万企”专项活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万人助万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责任部门,设专人联络员,坚持以“问题解决率”和“企业满意率”为抓手,落实“首席税务服务官”制度,区局20余名业务骨干主动深入企业,通过多种途径用心倾听、细致调研,科学精准回应企业的税费需求,为50余户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税收服务,实施一对一个性化政策辅导,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区局优化服务便捷办税。全面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切实减少证明资料报送,减轻办税缴费负担;完善第三方信息共享制度,推进税务备案信息与银行同步共享,解决纳税人缴费人信息重复报送的问题;加大对线上办税渠道的宣传辅导力度,对纳税人进行疏导分流,积极引导其通过电子税务局等线上渠道办理各项业务;坚持推行发票免费邮寄服务,纳税人通过线上申请领用发票,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即时受理,打通纳税人业务办理“最后一公里”;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企业开办等套餐式集成服务,实现一表申请、一套资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继续实行预约办税、延时申报、延时缴纳、错峰办税,扩大非接触办税缴费覆盖面,办税质效大幅提升。
四、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规范权力运行,夯实依法治税基础。始终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制定了《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新华区税务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及议事规则》《国家税务总局平顶山市新华区税务局党委议事规则》,明确重大行政决策内容和内部重大决策程序,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决策充分协商,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主要内容,实行清单管理。对重大决策失误的,对参与决策的成员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建立了以机关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和社会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明确了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落实负面清单,严守行为底线,提升管理水平规范决策行为,坚持开展执法监察,防止行政权力滥用,不断深化依法行政内涵、拓展依法行政的范围,建成管理有据,办事有规、行为有范的制度体系。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执法资格管理。实行税收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全局的执法资格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严格清理无证上岗的税收执法人员。对于新招录的公务员,开展执法资格考前培训,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按照“三项制度”清单及指引要求,对标对表、找准差距,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打造了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税收执法环境。扎实推进三项制度,全年公示准予行政许可数量1056件次,公示执法人员检查证信息119人次,公示行政处罚862件次。
完善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根据市局印发的《税务行政处罚规范标准》,明确记录方式、记录要求、记录管理、记录使用等工作制度,形成了文字记录、金税工程系统记录、重要执法事项音像记录的记录体系。规范执法全过程文字记录,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全国统一税收执法文书格式,全面记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检查五类行为的启动、调查、决定、送达等各个环节。
做好重点环节掌控。严格落实《河南省税务系统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对不按税法规定申报、缴纳税收的违法行为采取约谈、限期整改等方式,催缴入库税款。2021年度,对违法纳税人依法进行了限改或处罚,没有产生一起纠纷和投诉。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建立完整闭合、上下联动、相互监督、科学公平的绩效考核办法,对直接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同考核、同追究、同处罚,不搞“下不为例”。
六、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
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将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相结合,对税收征管、一般纳税人认定、税收政策落实情况、税务行政审批、税收执法“顽疾”等情况开展了重点督察。
多渠道开展廉政监督。创造性开展分类别精准化教育,针对班子成员和股室分局负责人等关键少数,围绕《以案明纪五》召开警示教育大会3次;针对纳税服务、税源管理等跟纳税人接触密切岗位,组织74名同志前往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并选取8起岗位契合度高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优化服务无止境 廉洁高效在心中”主题宣讲;针对党员同志,开展“以案为鉴”主题党日和到许世友将军故里现场教学活动;针对40岁以下青年干部,召开“青年·清廉”廉政主题会议,提升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开创线上线下双重思想引导模式,线下利用区局院内宣传板和楼道标语牌宣传党中央最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廉政漫画和廉政警句,线上利用区局内网廉政建设栏目和微信群、AM等载体,不定期发送中央纪委、清风中原、清风平顶山等媒体公布的党规党纪、廉政案例、微电影等内容,并在节假日发送《廉政提醒函》,对干部职工开展润物无声的引导教育。
七、完善权利救济和纠纷化解机制
认真落实行政复议相关职责。严格按照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实施条例和税收行政复议规则的要求办案,按规定报备行政复议决定、录入行政复议统计数据、报送行政复议统计分析材料,不断提高办案质量。按规定在行政执法文书中落实行政复议申请权告知义务。
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一是畅通纳税人维权渠道。依托12366综合办税服务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纳税服务投诉多渠道接收、同一平台处理、全程监控督办。安排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处理纳税服务投诉,并对纳税服务投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提交情况报告。在办税服务大厅设置投诉箱、意见箱、监督热线等方式畅通纳税人投诉渠道。二是切实保障依法履责。在加强行政复议、依法应诉方面,始终将法律看作是开展工作的依据和评判税务工作的核心标准。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对督办的投诉事项做到认真处理,及时反馈。
八、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税务部门政务信息公开的保障机制,及时对政务公开信息进行更新。不断拓展政务公开渠道,通过短信通知、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公开栏目、建立QQ群、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等形式,做好了“权责清单”和“行政许可事项”的对外公示,确保权力清单、处罚清单和“行政许可事项”的充分宣传、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推进法治税务的实现。
(二)逐步推行税收执法公示制度。在辖区内主街道公开个体定税信息,在机关、办税服务厅(室)等场所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布监督投诉电话,接受广大纳税人及社会各界监督,实现税收执法的公开公正。
(三)大力推行税务行政权力行使情况及时公开。将税务行政许可及一般税务行政处罚事项等信息按照规定通过税务执法公示平台及时公开;有力推进了法治税务建设,确保了税务执法透明、规范、公正。
九、增强全社会税收法治观念
一是健全普法宣传机制,区局成立了“法制宣传”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宪法普法和税收宣传月活动,在税收宣传月和宪法宣传周走上接头开展税法宣传。二是利用网上平台,开展在线税收培训,精心举办法治培训班和个人所得税、支持疫情防控及复产复工税收优惠政策专题讲座,增强了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三是利用互联网+税务,提供“无处不在”的纳税服务。推行微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法规、征税日期提醒、办税指南等服务,帮助纳税人更快地了解最新涉税政策。
十、加强税收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组织内部法治培训。全年开展《新行政处罚法》、国家税务总局首违不罚10项清单内容培训讲座3次,针对新出台《河南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召开座谈会2次,按季召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增强依法解决问题能力。严密组织执法资格考试,7名参考人员全部合格,把好了上岗执法“第一关”。扎实推进三项制度,全年公示准予行政许可数量1241件次,公示执法人员检查证信息119人次,公示行政处罚950件次,全年不予行政处罚50件次,首违不罚47件次。全年行政许可零超时,打造了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税收执法环境。区局矿工路税务所被市局推荐参加全省税务系统基层分局(所)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评选。
全方位建立“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网”。开辟了新闻宣传栏、公文法规栏、上级规定、服务型行政执法单位先进事例展播栏、交流探讨等模块,对区局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机关建设”的日常工作进程进行展示,促进该项工作推进的持续化、制度化、透明化。让服务型依法行政理念充分融入到工作人员的日常办公、学习中,大大提高了执法工作的把控能力和服务水平。
多视点建立文化长廊。在长廊里悬挂了服务篇、执法篇、廉政篇等展板,在主要楼道悬挂了服务型行政执法宣传栏,使同志们走入单位、打开电脑,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随时学习到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的各项知识,打造了如影随形的文化氛围。
十一、健全依法行政领导体制机制
(一)成立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内各单位为成员,并制定相关议事规则,落实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推动领导班子依法履职尽责。
(二)强化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上级部署的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完善考核和督办机制。将依法治税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评指标,加强跟踪问效,督促落实。将绩效考评结果全面运用在干部任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及其他运用等干部激励手段中,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抓班子、带全局、促落实的作用。